人无法超越所处的环境
一个有意思的故事:一群人在巴西海岸外的筏子上因口渴而垂死。他们不知道漂浮的水域是淡水区,河水以巨大的冲力涌入海洋,以至于延伸了几英里,但他们不知道,于是他们活活渴死了。
这时候哪怕有一个人意识到他们其实处在淡水区,也不至于集体渴死。
假设你正在这艘筏子上,你能想到要尝一下“海水”么?
你不会。
因为你周围没有人这么做,大家都默认口渴的情况下饮用海水会加速死亡。
你当下所处的环境就是这艘筏子,你身边的人就是这筏子上的人。你无法做出和他们不一样的决策,只能和他们一起恐惧忧虑,错过改变故事线的机会,因为你无法超越你的环境。
你一直在模仿别人
你可以去看电影,开车兜风,你可以去乘船旅行。你认为你比他们好多了吗?你和他们一样死气沉沉。和他们一样是个机器 — 只不过是个稍微大一点的机器,但不管怎样都是个机器。 《Awareness》—Anthony De Mello
人从出生开始就一直在模仿别人,这是我们在社会中学会的生存方式,成为完全顺从编程的NPC,减小被边缘化的风险。
如果你认为:“怎么可能,我肯定不是NPC,我刚刚自主下单了我想吃的午餐”,那么下一次当你条件反射式地对某件事发表观点时,停下来,追根溯源,你会发现那个观点根本不是你自己的,可能是你父母的,可能是某个导师的,可能是某个大V的,但多半不是你通过实验、试错、反思、总结出来的。
而你的现实恰恰是由无数个这样的二手观点组成,你所谓的“我”仅仅是你过去的经历、各种条件反射和编程的混合物。
你的“身份”也即你认为自己是谁、能做成什么样的事,是你的认知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它主要影响三方面:
- 你的观念(Perspective),或者说你是怎么看待世界和生活的;
- 你是如何解读某个情境的,换句话说一件事发生了,可以有一百种解释,你会做出怎样的解读;
- 根据以上两点,你做出的决策。
比如失恋,同一件事,有人把自己带入受害者的身份一蹶不振,也有人把自己视作人类体验收集者,耸耸肩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比如裁员,同一件事,有人把自己带入失败者的身份焦虑不堪,也有人把自己视作实验者,正好趁机试水感兴趣的事无缝转行;
这种身份认知的差别,一件事两件事还看不出决策的差距,但生活就是一连串事件的叠加,决策的叠加也存在复利效应。
一切决策的底层逻辑都关乎“身份”:你认知中的“我是谁”。
人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从心理编程中醒过来,明白一直以来的“身份”是谁、在模仿谁:
1) 观察周围人的“身份” - 你的父母、同事、前辈、朋友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这些行为将会导致什么结果?他们是你想成为的人吗?
好比一个想要健身的人在备菜时查阅各种食材的卡路里一样,他先要收集一波数据。
2) 思考你过去无意识模仿的后果 - 你生活中最低谷的时刻是什么?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局面?你有没有采取措施来防止它再次发生?这个措施是否仅仅是治标不治本?
把所有原因列成清单。这个清单会让你相当不舒服,它不可避免地包含着你的性格缺陷和决策失误,以及人性中的贪婪和懒惰。
好比这个健身的人,他健身路上最大的拦路虎就是情绪性暴食,他得搞明白他一直在模仿的“身份”是一个缺爱的人,所以每次情绪低落时就靠食物来获得慰藉。
3) 思考如果你继续做同样的事情,结局是什么 - 如果不调整你的“身份”,你的习惯不会发生改变,你的决策不会发生改变,你的生活十年后会是什么样?
好比这个健身的人,如果他并不把自己当成是一个身心都健康的人,他很难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也无法在吃东西这件事上获得平静。
你的身份被你的环境制约
你的目标是活出真我,抵抗标准化的人生。但你会发现做到很难,要跨过比较带来的焦虑、虚荣带来的负累、无意义感带来的空虚这一层层关卡。
当你想要做出改变时,最常听到的建议是:想这么多干嘛?改变不了什么,过一天算一天。
这就是筏子上最流行的语言,麻木的人传播麻木。
你的“身份”不仅仅由你的内在认知决定,它是复杂的个人和环境因素混合作用的产物。
Ken Wilber的整合理论提供了理解这个问题的框架。他提出了AQAL四个象限,分别是:内在个体(I),外在个体(It),内在集体(We),和外在集体(Its)。这个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改变自己往往需要改变环境:
- 内在个体(I):这个象限关注个体的内心世界和意识状态,包括信念、价值观、心理健康等。
- 外在个体(It):这个象限关注个体的行为和生理状态,包括身体健康、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
- 内在集体(We):这个象限关注个体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包括家庭、朋友圈、工作文化等。
- 外在集体(Its):这个象限关注社会制度和物理环境,包括教育系统、政治经济状况、城市规划等。
举个例子,你的理想自我是一位艺术家,你想方设法往理想靠近,但你所处的环境孵化不出这样一个人:你的内在集体(We)反馈“女人想入非非要做艺术家不如赶紧找个人嫁了”,你的外在集体(Its)显示出考公务员的风潮。在这种环境下你的内在个体(I)和外在个体(It)都会受到影响,因为这四个象限是一体的。
所有决策都可以从这四个象限的四个面来分析,你做的工作、食素还是食荤、喜欢男人还是女人,这些选择都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理所当然。
换环境背后隐藏着改变身份的要诀:屏蔽投射
投射的概念在这篇文章里讨论过,每个人都可能把自己的负面情感投射给别人。
比如你小时候对辩论很感兴趣,想参加辩论比赛,你的父母却说你不行,因你性格腼腆。但其实那是他们的恐惧,他们把自己的恐惧投射给了你。
这么无心的一句话,造成你每次遇到新的挑战、需要大胆尝试时,心里都会浮现一个声音:“我不行”。
成年以后这种来自他人的投射丝毫没有减少。你工作时身边的人几乎都在投射你。如果你们都是打工人,他们会期待你扮演好打工人的角色,同时也把自己对风险的恐惧投射给你。当你想要探索新的职业道路时,他们深感意外并想要把你投射回去。
比如你热爱美妆,想把爱好发展成事业,身边的人委婉地劝阻你,因为这不符合他们对你的起始认知,也因为他们不相信自己有能力。他们的言论反过来又影响了你的决策。本来干就完事了,众说纷纭后很快你就被投射回了原点。
在那个原点上,没有人会有微辞,短时间内你会过得很舒服,长期来看你基本和真正想要的生活无缘了。
换一种新的“身份”,肯定会有一个过渡期让别人自己都不舒服。这段时间不但要根据新的“身份”调整所有的认知和行为习惯,身边的人也全都要“透析”一遍。或者暂时跟太熟悉的人拉开距离,等新“身份”稳定了,再恢复交往。
这也是为什么打造一个积极、开放、支持你创新突破的朋友圈很重要。缺少这样的朋友时,自己一个人呆着都比被愤世嫉俗的人投射要强。
意识到你的“身份”是可变的
人生如戏这句话没错,你的“身份”决定了你要扮演的角色,你的角色决定了你的剧本。
你的“身份”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这是你首先要醒悟过来的事。
你可以改变。
无论你局限的认知在这一刻有着怎样的叙事,无论你多么想依附于当下实质上具有破坏性的舒适。
你可以从既定的轨迹中醒来开始重塑你的“身份“:
- 第一步,认识到环境在你身上设下的程序。这件事在东亚人身上往往就是读好书、上好学、找到铁饭碗、嫁/娶出新高度。如果这条路适合你,当然没问题。但这个链路的每个环节都有可能不适合你,可能你就是不爱读书但做饭特别有造诣,可能你就是贪玩但对商机特别敏感,可能你根本不适合公务员就是生性自由爱闯荡,可能你还有自我未实现并不想早早步入家庭生活。不管是哪一种可能性,你要意识到:没有一种标准的活法;
- 第二步,改变你的环境,不管是大环境还是微环境。有时候你能做的仅仅是把身边那些口头禅是“我不行”、“你不行”的人从微环境里剔除;
- 第三步,改变你的身份。写下这些问题的答案:
- 我想要拥有什么样的风格?(风格听起来很肤浅,却是身份重塑中最关键的一个问题)
- 我理想的一天是什么样的?
- 我想要如何影响他人的生活?
- 我想要每天有怎样的感受?
- 我需要采纳哪些价值观和习惯来实现这样的生活?
- 第四步,实验。围绕新的身份做各种尝试,在尝试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哪些是持之以恒的兴趣,哪些是叶公好龙的兴趣。
- 第五步,锁定一个项目不断精进。在锁定一个项目以后,你狩猎的话题范围变得更窄,以往学习时囫囵吞枣的感觉随之消失,汲取信息的效率大大提高。随着项目逐渐成熟,你会发现新的身份早已在执行的过程中与你融为一体。
这些问题的答案组成了你的新身份;
写在最后:
对于“觉醒者”的一个绝佳定义是:一个不再追随社会鼓点的人,一个随着内心涌现的音乐而舞蹈的人。
Dr.Huberman和作家Robert Greene那一期关于寻找自我和生命意义的访谈是他所有节目中我最喜欢的一期。Robert Greene说:“找到自我就像是一个考古的过程。在你很小的时候,你的内在声音非常清晰,偏爱什么,厌恶什么,你有自己的喜好。慢慢长大了,那个声音变得越来越微弱,它被更嘈杂的背景音淹没。找回这个声音就像考古,我是在38岁左右才找到并确定了今后要走的路。从那以后每一天醒来我都忍不住感恩:感谢上帝,我找到了。”
愿你能把自己放在合适的环境里生根发芽,在醒来后的每一天都发自内心地感慨:“感谢上帝,我找到了。”
返回阅读更多
Hey,我是Jian
我是一名Coach、创作者、Solopreneur,致力于为追求自我蜕变的女性提供服务。当遇到了挑战、渴望重塑信心并突破自我时,她们会来找我。
站在生活的十字路口,很多女性发现自己困于缺乏自信、迷茫和比较的重压下。我帮助她们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澄清方向并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在一对一的咨询项目中,我融合了神经科学、心理学、心身医学等跨学科理论,帮助咨询者澄清她们独特的人生方向,激发她们的内在潜能,以实现职业和个人生活中的自我超越。
我的背景——复旦大学神经内科,医生转行,从世界500强到欧洲医疗初创,德国MBA后在柏林工作并定居。INFJ,理智与情感并重,擅长用系统性思维构建精神与现实生活。因一篇《30岁后留学我用3年时间移居德国》获得10万+阅读,继而被大家熟识。
如果你正在寻求生命中的热情、渴望活出真我,或是单纯想要换个环境、找到工作移居欧洲,欢迎你和我预约,一起探索、成长、超越,开启属于你的人生新篇章。
S i m p l y J i a n 简
突破思维限制, 释放个人潜能。
关于个人蜕变、商业知识和效率技巧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