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30岁后才来德国留学的,从刚来时买张地铁票都要捣鼓半天,到现在工作生活买房恋爱,经常感慨来德国是迄今为止最让我脱胎换骨的经历。从每周4天工作制时,我就开始向一人公司的模式转变,现在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探索自己的热情,我想先花一些时间梳理一下我的历程。
01 留学执念
我一直是个用功的人,自律对我来说是件很自然的事,也亏了上医学院时,智能手机还不普及,如今早已是一名合格的网瘾患者。我从不认为自己聪明,相反可能因为学不好物理,这门被我视为万物之王的学科,导致我一直有点自卑。唯一的绝对优势是,我的英语很棒。记得小时候母亲每天在家里播放美国之音,我常在那段重复的旋律中入睡。小学时英语考试几乎全是满分,这样的成绩一直持续到大学,每年参加全国英语竞赛都能轻松拿到一等奖。
本科期间我准备了数次出国留学,早自2013年就开始申请美国的流病硕士,14、15年几乎每年申请一次,期间还收到过一个哈佛流病的offer(巨贵的硕士项目)。每年都是文书也写了,昂贵的申请费也交了,offer也拿了,但就是下不了决心去。现在想想原因有两个,第一是我对我的专业没什么兴趣,第二是当时并没有一个情感动机强烈到可以刺激我从空想转为行动。
对于留学这件事,心中一直存有执念。现在想来,当时对留学抱有过多不切实际的幻想。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的留学生活往往是多彩斑斓的,但我没有想过,出国后国内长期搭建的安全网被打破,随之带来很多问题。危机危机,有“危”就有“机”,与挑战相伴的是机遇和成长。留学最重要的价值,是自我意识的觉醒,如果是一位女性,可能还包括女性意识的萌芽,这一点对于过好这一生是太关键了。
做任何事情往往有外因和内因,我想提两个外在驱动。最早一次是本科毕业保研的时候,学校政策只允许保本校,我和班里几个同学要求保送外校。母亲千里迢迢赶来和我一起去找学校领导商量。我还记得那心酸的感受,读书那么拼命,到头来还是要低头求人。后面迫于家长们的压力,我们被允许去面试外校,我得以保送到复旦。内陆到沿海,我以为终于来到一个公平的环境,结果硕士毕业转博的时候,笔试第一的我又被刷了。科室领导委婉地告诉我有一些别的原因。虽然现在想起来内心已经没有一丝波澜,但如果过去有一千个事件的发生导致我现在生活在柏林,这两件事应该是比较关键的两个转折点。
02 迟来的叛逆期
说完了外因继续说内因,也就是之前提到的情感动机。我一直视自己为“中间人”,虽然表面上看我是乖巧的学生、懂事的孩子、顺从的员工,但我的内心一直保有一亩和主流价值观格格不入的自留地,这也是我迟迟无法妥协走入世俗生活的原因。
我们的教育模式意味着少年时代都在应付考试,进入医学院后长达八年时间,我的学习节奏也一直是把自习室坐穿,虽然恋爱没少谈,但基本没有多余的时间探索自我。 工作以后我抓紧几乎一切时间旅行,偶尔三五天的小长假我也要想方设法去东南亚走一趟。2016年我第一次旅行欧洲,只有巴黎、柏林、布拉格三站,在柏林呆了五天。就是这五天彻底改变了我的轨迹,作为游客的我,第一次去berghain。都说berghain是宇宙第一夜店,以严苛的door policy闻名,但我幸运得没有遇到阻碍。进门后我就傻眼了,无法想象地球上还能有这样一个角落,让我彻底爱上了跳舞音乐和奔放的人群。回程的飞机上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这个光怪陆离的城市生活上一段时间。图为刚来柏林一年后我为自己打了鼻钉和唇钉(作为医生这点无菌操作技能还是不在话下),虽然现在都摘掉了,但是它们是我一个人生阶段的外在表达。人的一生不能缺少这样探索自我的时光,否则压抑的欲望很可能在多年后转化为中年危机或婚后出轨,我很庆幸补齐了这一段恣意生长的叛逆期。
03 医生转行
这里要穿插讲一下我医生转行的事。在上海读研的三年经历难能可贵,遇到宽厚严谨医德高尚的导师是一种幸运,复旦的平台也是没话说,但对于我的专业,始终没能燃起发自内心的热爱。这一点我又想吐槽“科举制度”,高考填志愿时懵懵懂懂,出于实用主义的考虑和家人的推荐,填了医学院,对医生这个职业并没有为其奉献终身的热情。医生是一个非常崇高的职业,至今我仍对在这一行坚持的人怀有敬意,但一个人对工作有热情或是无感,不但决定了这个人的职业成就高度,甚至对身心健康也大有影响。
研究生毕业后我回到老家南京,凭实力进入一家三甲医院开始做住院医。医院离家很近,每天上班都会经过我的小学。听见操场上孩子们的喧哗声,恍惚中我感到自己一直在同一个地方打转,内心深处总有声音催促我,这样一眼望得见头的生活并不是我想要的。医生辞职了又能做什么呢?想过考usmle去美国做住院医,这条路当时还不像现在这么广为人知,没有太多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太多的不确定因素让我犹豫。和导师沟通后他给了我一个师姐的联系方式,她在大药企医学部工作,这给了我一个新思路。
从医院跳到外企,可以说是我生命中第一次为自己做决定。几乎所有家人都是反对的,医生这种铁饭碗的工作不干,要去外企打工,老一辈都埋怨我任性不懂事。更让我心里没谱的是当时的科室主任和我说的一番话,她年轻时去药企当过一阵子药代,最后还是回医院做医生了。记得她斩钉截铁地对我说,你的性格不适合去外面闯。这句话我后来还听过很多次,有些是直截了当的,有些是委婉的,来自亲人,来自别有用心的人,甚至来自我自己,还好我没有相信这些话。虽然生性谨慎,不服输的那一面却让我不听从任何人的劝解,执意要去体验仅属于我的生命旅程。
回到上海面试时,第一次见到我的大老板和直线经理。初入职场就遇到了一个特别有人情味的团队,这又是一件幸事。最近几年,这几位女老板们有的提前退休出国养老,有的一路奋进成为中国区医学总监,直到今天我们依然私交不错,她们一直是我的女性楷模。通过面试后,我从南京再一次搬回了上海,成为白领大军中的一员。
药企医学部工作的几年让我收获颇丰。除非创业,否则毕业后去大企业工作一段时间有很多好处,学习职业化工作态度,了解公司流程,搭建概念性的框架。不光是工作本身,还有同事们给我带来的启发。当时医学部的同事都是医生出身,其中一位外科医生,辞职后先在咨询行业干了两年,之后成为我的同事两年,最后定格在私募基金成为医药投资人。这段经历让我认识到,医生转行后的可能性还有很多,成为一名医生所需要的智力和毅力足以应付很多工作,这也给我增加了不少信心。
我的工作和生活更加平衡了,有了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香港,台湾,日本,泰国,越南,新加坡,东南亚想去的地方都走了一遍,如饥似渴地读书和看电影,那几年每一年标记的观影量都是一两百,走到哪里都在阅读。但电影和书,终究讲述的是别人的故事。听了别人的故事会有憧憬和好奇,而过好这一生的道理,只有自己去经历和体悟。
04 柏林初见
我的第一次欧洲之旅发生在我29岁那一年。29岁,在中国人看来已经是个很可怕的年纪了,我的老家朋友大部分都已经结婚生子,我的医生朋友被值班和国自然压得喘不过气来,我完全可以体会王小波说的“生活就是一个不断被锤的过程”,锤到一定程度你就对所谓梦想、自我毫无想法了,自动过起了别人为你安排好的生活。 而在欧洲提起我的年纪,别人的第一反应都是“你还很年轻啊,还有很多的可能性”。当时我是不信的,毕竟我在焦虑的环境下成长起来,刚尝到为自己做决定的甜头,让我一下完全改变自己的认知体系很难。但短短几天内,我逛遍了所有感兴趣的画廊和美术馆,夜晚尽情地跳舞,亲眼目睹有这么一群人,在这里过着如此不羁和自我的生活。我的嗅觉告诉我,柏林是颠覆我既定生命轨迹的地方,如果我想要触摸到自己真正的内核,必须想办法来这里住上一段时间。 回到上海后我就下定决心要搬去柏林。记得五年前的日记里有一篇“五年后的自己”,我写到“可以在柏林生活一段时间是我这辈子的梦想”,当时觉得这个梦想遥不可及,回望才肉眼可见地发现,五年时间足以让生活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05 德国生活
在出国前我已经开始思考毕业后如何在德国留下的问题。我在国内的经验主要是医院和外企医学部,我的德语不可能在一年以内从零提升到可以工作的水平,毕业后进入德国药企医学部的几率极低,这是我对自身条件的评估。再结合当地就业市场,柏林近年来有很多科技初创,虽然赶不上硅谷的规模,但是startup也是遍地开花,且初创多用英语作为工作语言,这也许是我的一条出路。分析到这里我决定先在国内积累科技企业的工作经验,如果在医疗科技行业可以找到自己的兴趣,长期发展也未尝不可。
我得到了一个在医疗初创做产品经理的机会。现在回想所做的工作更接近研发,基于我的医学背景打磨产品原型,后续跟进落地商业化。此类产品其实应该和药企一样,一个产品配医学经理和产品经理两个人,一个负责研发和科学沟通,另一个做传统的市场活动。在这家公司的时间虽短,但996是催熟利器,我也很快了解了软件开发的一些基本方法,如何写产品需求文档,思考产品策略和roadmap,学习和软件工程师合作,这些都为今后在柏林找到产品经理的工作埋下了伏笔。
开始准备出国以后自然面临着留学选什么专业的问题,选择德国MBA也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操作。有几点我想说明,首先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读MBA,其次读了MBA后能否在德国找到工作有很多影响因素,最后如果是为了突破职业瓶颈,完全可以选择美国更好的学校甚至是国内。但我当时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在柏林生活,我的选择符合我的动机。选择商科也因为考虑到就业问题,否则我倒是很想学一门人文艺术学科,但实现理想也讲究方法和策略,这是我当时能力范围内的最优解。
一年制MBA的课业非常紧张,我利用课余时间自学德语到B1-B2的水平。如我所料,一毕业就能用德语工作相当困难,一方面我仍然用德语准备了简历和所有面试问题,另一方面计划突出自己的绝对优势并进行更准确的价值匹配。离毕业还有两个月的时候我找到了柏林一家startup里产品经理的工作,速度之快令学校就业办负责人都吃惊。第一份工作让我积累了更多敏捷开发、产品迭代和项目管理的经验,最重要的是我有了和国际团队合作的经验,为我一年半后寻找更策略性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06 探索进行时
一年半后我开始寻找更适合我的工作,并在同一时间筹备买房。这两件事我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完成的,那段时间非常紧绷。奇妙之处在于,工作中积累的经验赋予生活很多灵感,我甚至跟朋友开玩笑,连找对象都可以用项目管理的方式完成。去年4月开始看房、6月开始找工作、8月入职新工作、9月入住新家,算是我来德国后最忙碌的几个月。
我观察身边的精力达人,每个人都有自己时间管理的方法,我也不例外。同时我坚持人应该一张一弛,给足自己养精蓄锐的留白期,有时越艰难的处境越需要创造性的解决方法,而人只有在松弛的状态下才能迸发出足够的想象力。
目前我开始了自己的一人公司,致力于为追求自我蜕变的女性提供服务。这让我有机会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尝试多种创作方式,分享我的经历,在分享中反思和提升自我,这也是我的热情所在。拿到永居,算是我过去三年旅程的一个节点,但我的生活还远没有定型,我的探索之旅还在继续。
返回阅读更多
Hey,我是Jian
我是一名Coach、创作者、Solopreneur,致力于为追求自我蜕变的女性提供服务。当遇到了挑战、渴望重塑信心并突破自我时,她们会来找我。
站在生活的十字路口,很多女性发现自己困于缺乏自信、迷茫和比较的重压下。我帮助她们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澄清方向并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在一对一的咨询项目中,我融合了神经科学、心理学、心身医学等跨学科理论,帮助咨询者澄清她们独特的人生方向,激发她们的内在潜能,以实现职业和个人生活中的自我超越。
我的背景——复旦大学神经内科,医生转行,从世界500强到欧洲医疗初创,德国MBA后在柏林工作并定居。INFJ,理智与情感并重,擅长用系统性思维构建精神与现实生活。因一篇《30岁后留学我用3年时间移居德国》获得10万+阅读,继而被大家熟识。
如果你正在寻求生命中的热情、渴望活出真我,或是单纯想要换个环境、找到工作移居欧洲,欢迎你和我预约,一起探索、成长、超越,开启属于你的人生新篇章。
S i m p l y J i a n 简
突破思维限制, 释放个人潜能。
关于个人蜕变、商业知识和效率技巧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