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我开始写公众号的一年,也是我集中精力为转型中的女性提供coaching的一年。我能理解那股子想要释放内在潜能的渴望,结合自己的经验,试着用跨学科的方法设计了一套项目,以期帮助她们穿越心灵的未知领域,澄清方向迈入人生的新篇章。
做新的事,总是有很多的灵感;看到项目结束时大家自信饱满的姿态,于我也是一种赋能。 这一年在各个平台上零零散散地发布了一些短文,选几条发在这里,算是对去年做的总结。
1月
跳出别人的生产游戏
“在一个进步的社会,农民是农民,制造商是制造商,用于产出一件完整商品的劳动力几乎总是分摊到多个人头上”,引用亚当斯密。这种趋势持续至今,学科专业化程度可谓极端。
未来的大趋势不会变,高度专业化造就批量螺丝钉,深深嵌入巨型机器中,默默等待老化被淘汰。如何跳出别人的生产游戏才是该思考的命题。
成长的恐惧
成长就是和恐惧搏斗。
听一个颇有成就的人谈论如何克服恐惧,似乎恐惧是个庞然大物,和他们要干的大事业一样遥不可及。但其实每个人都在用千奇百怪的方法对付绵延不绝的恐惧,大多数选择逃避。
直面属于自己量级的恐惧,直到阶段性成长为其画上休止符。
把态度当成一种技能来磨练
假如你是一个创作者,作品出类拔萃,这绝不仅仅是因为你的技能超群。
好奇心、实验精神、近乎残暴地直面自我,这些态度叠加起来才能引导你走向卓越。你收获的肯定,也不仅仅只是针对你的作品,还包括了对你创作姿态的反馈:你的姿态显示出你已经为了一种更宽广的可能性做好了准备。
关于学习:持续突破微小张力
不理解学习的过程,就很难把知识传递给他人。错误的传授方法,恨不得把头颅剖开,让别人沉浸在你的大脑里。
学习是有一个基础池的,当遇到超出基础范围的内容时,就碰上了一股张力。这股张力过大,会让人选择直接放弃。
好的老师善于制造微小的张力,引人持续突破。
一种友谊,存在于素未谋面的两个人之间,他们不过是在履行着自己的使命,甚至都不需要和彼此交谈,只要他们一直在行动,这种无声的交流就在继续。
为什么想改变要先换环境
当周围人都在痴迷损耗心性的事物,出于社会动物的习性,我们也会违心地附和。不要小瞧无心的附和。人类是惧怕不协调(inconsistency)的动物,我们的想法、言论、行为,自然而然地追求统一。当我们心口不一时,微小的阻力就产生了。克服阻力须做功,消耗了能量,这就是为什么一天下来人会很疲累,没有精力再做增值的事,长期以往便遗弃了初心。
追求心口一致、言行一致,要像保护濒临动物一般严肃。
贩卖希望
有一位找我做咨询的女孩,执行力爆棚,预约、整理履历、定时间,一气呵成,也让我感慨为什么少数人可以破圈,大多数人却一点点沉沦。寻求帮助其实是对自己的承诺,跟恋爱里双向奔赴一个道理。
承诺是改变的原动力。
人都需要一点外力来推动,每个人都需要感受希望。心理学家Shane Lopez将自己称之为“Hopemonger”, 一个贩卖希望的人。他说要让一个孩子开始相信自己,第一,需要一个前辈帮助他们相信生活会变好,第二,告诉他们自己就拥有让一切发生的能力。两种元素缺一不可。
2月
静态的生命力
看到一个博主,典型的e人,vlog拍得五彩缤纷。有条留言说道:“好羡慕你,是个那么有生命力的女孩”。
什么是生命力?百变多彩的服饰、马不停蹄的旅行就等同于生命力么?内向敏感的人会错把外向者的生活方式定义为富有生命力,潜意识里还是在惩罚自己的天性。
生命力的疆界很宽阔,绽放的姿态也有千万种。你的思考、你的沉静可以是最蓬勃的生命力。
每个人都需要“MBA”
此MBA非彼MBA,而是指“Mental Board of Advisors”,“精神顾问委员会”。
组建你自己的精神顾问委员会:挑3-4个你仰视的人,可以是任何人,电影或书中的虚拟角色都无所谓,假象他们会如何思考你当下的难题并给你建议。
3月
今日最好笑:“我想让AI做的事:做饭/打扫卫生/办手续/上班挣钱;AI实际在做的事:聊天/画画/写作/游戏。”
当下是技术交替的变革期,与其卖头苦干,不如停下来想想生命这一遭怎么走才宽慰。
理性的东西,语言越精炼越好。精炼是对思考的要求,写框架性的文章,是把混沌变清晰的过程。
感性的东西恰恰相反,情感本模糊,一段旋律就能表达的心境,要用很多文字来铺陈,把“点”变成“涟漪”波散出去。
这样一看,诗还是最厉害的,扩张、收缩中的拉扯,都融入几行字里了。
创造+商业+AI=自我实现最大化
无意间刷到好几个前端失业的帖子。ChatGPT的冲击加剧细分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失衡,当下最热门的专业,未来反而由于技能过于专业化,无法快速迁移到别的领域。
与之相对的,和人类的情感、哲思、深度艺术创造相关的领域,慢慢沉淀,创作者如果还具备对新媒体和商业的敏锐嗅觉,有产品思维和品牌意识,反倒可以借力AI成为solopreneur,将自我实现最大化。
别低头,别沉沦
愤世嫉俗不过是作茧自缚,无论如何都要去爱,去信任,带着智慧。王小波说了,“在人世间有一种庸俗势力的大合唱,谁一旦对它屈服,就永远沉沦了,真是可惜。”
别低头,别沉沦。
6月
去做新的事
回国休息了三个月,再回柏林时,彷佛在我的过去和未来间穿梭了一次。落地后我的心又扑通扑通跳起来,和第一次来欧洲时一样。柏林夏天独特的荷尔蒙扑面而来,我真的又在这里了么,还是会有这样悸动又忐忑的恍惚感。
在国内时每天都写了日记,只言片语地捕捉着我大起大伏的心境。太久没回家,这次见了太多的人,特别是这次还负责帮父母装修房子,再一次操练起了我早就生疏的人情世故,像是贴身穿了一件稍稍刺人的毛衣,温暖但时不时就被膈应一下。
可另一方面,我又实实在在地被这片土地上的一切滋养和治愈着。母亲退休后每天都会唱一段陈派的戏,我常常听着入了迷。这些过去被我视作平平无奇的事,现在都让我暗生喜悦,心中有一小片盲区被照亮了。
更加频繁地思考我西行的目的,这次回柏林要开始做一些新的事情。
7月
做一个决定,然后行动
很早以前我就明白了一个秘密:如果我不主动去做,什么事情也不会发生。
- 如果五年前我没有做一个新的决定,我就不会在每天上下班的地铁上背15分钟德语单词,我现在肯定还在上海羡慕着一种我无法触及的生活,一辈子想象着。
- 如果一年前我没有做一个新的决定,我就不会在每天上下班后写一会儿字。而现在写作已经融入了生活,我的触角也伸进了感兴趣的各个角落。
人和人的想法并没有相差很多,但想法和行动之间的距离决定了人和人之间的差别。
做一个决定,然后行动,就是这么简单,也是这么困难。
看看风景
之前辅导的朋友在欧洲找到工作上岸了,我比她还兴奋,她却连顿饭都没顾得上请自己吃,便马上投入了新工作的忙碌中。这个问题挺典型,忙着赶路就顾不上看风景。可生活就是一个山头接着下一个山头,一直埋头往前冲有两个问题:
第一,其实走得越远爬得越高,能带来喜悦感的事就越少,因为刺激的阈值被拔高了。所以每一次狂喜的时刻,且喜且珍惜吧;
第二,如果不稍作留步,很难将到达的征服感深深地嵌入潜意识里。这太重要了,因为在下一次爬坡的时候,全靠曾经站在山头一览众山小所获得的信念去再次征服。
把肉身先弄到欧洲来>找工作拿offer>拿永居>自由探索
这些不同的关卡,对应的是一个发展过程,从对环境的依赖,对系统的依赖,到对自我的绝对信任后开始更大胆地尝试,这个过程你不可能跳步骤。
要走到最后一步,没有前几步怎么行呢?没打过小boss就想直接干老怪了?前几步稳稳地走完了,老怪自然而然会来的。那时候不但一路解锁了很多技能,最主要的是解锁了自信。自信不会从天而降,只能通过打小boss攒出来。
来答几个问题:
- 我理想的一天是什么样的?(比如我的:深度工作4小时,写作、做咨询、迭代产品。剩下的时间充电、阅读、运动、放空大脑)
- 我一辈子的杰作长什么样?(比如我的:和文字相关,几本书或者和文字有关的影像,看了以后就像一颗种子一样能播进大脑里生根发芽的那种)
- 我想要如何影响他人的生活?(比如我的:活出真我,把自己的言、行慢慢调整到和心一个步调)
- 我想要看起来是什么样的?(比如我的:性感的、有力的、智慧的,掌控自己的生活,也尊重他人的生活)
- 我必须拥有什么样的价值和习惯才能拥有这样的生活?(比如我的:目前的价值已经足够支撑这样的生活,最好的习惯就是每天保持写作和运动,以及持续改进我的知识管理系统)
写完这几个问题,你对前景的认知会清晰很多。
8月
“一个将自身价值具象化了的女人,对于那些想要从她的不安感中获利的人来说,是一个永恒的威胁。”
我很留意“设计”我的首页流,如果社交媒体上出现脏眼睛的东西,娇妻文学,电子垃圾,我是一定会点击“不感兴趣”的。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找几个这样的人,研究他们的生活方式,读什么书,听什么podcast,饮食的偏好,运动的习惯,穿衣的风格。其他的人不关注也罢。
INFJ要学会的一件事:对能量的感知和控制。什么在滋养你、什么在消耗你,靠近谁、远离谁,果敢地做决定。
写字潇洒,本质是生活态度潇洒,一个行动上无法果敢的人,文字上是不可能真正自如的,因为有太多的不自洽。
今天结束咨询后我有种强烈的感觉:东亚女人都太会“自我消失术”了。哪怕给一个宽敞的空间,她都尽量蜷成一小团表达一个意思:“看吧,我不占地方”。
一位machine learning engineer找工作,我一看简历:“相当丰富的背景”。她却小声说:“我感觉过去的工作经历太杂了”。我说:”No!明明是‘我是一个术业有专攻的人,但与此同时对于business的各个链路都非常了解’。”
另外一位data scientist想转产品,我一看简历:“明明已经在做很多产品经理的事情了”。她却自我批判道:“不但业务没优势,技术也不算强”。我说:”No!明明是‘我就是技术里最软、业务里最硬的候选人’。”
停止自我缩小吧,我们要放大,再放大。
9月
实验精神
从某个时候开始,我发觉我应该把书放下。在上海时,一年豆瓣常常标记个百来本已读。但很遗憾,那时候我对自己的“身份”、热情、使命,全都一无所知。
来到柏林后的三年是我觉醒最急剧的一个时期,那几年我书读得极少。最近到了将经验抽象成理论的阶段,才又有了捧起书的欲望。
“经验”这个词(experience),它的词源由前缀“ex”和词根“peritus”组合而成的,前缀“ex“的意思是“向外移动”,词根“peritus”的意思是“尝试、冒险”,这意味着不冒着接近边界的风险,就不会产生任何体验,也不会有变革的发生。
向外移动,冒险尝试,获得经验,这就是理论的根基,我也在这个闭环中看见成长的脉络。
书籍依然是我灵感的源泉,然而这个过程永远不能在图书馆里完成。
如果你想成为写作者,但是一笔都没动过,这件事就显得遥不可及。
但如果你每天都写日记,写了一年,哪怕你一个帖子也没发过,写作这事从心理距离上就不是那么远了。同理很多事。
10月
当你开始用一位真正的艺术家/作家/创造者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时,你就自动学会了一件事:和你的痛苦一起静坐。
Sit with your sufferings。直到它们不再狰狞,直到它们有着和你一样平平常常又层次万千的脸庞。
你是一个演员,这句话没错。但你要同时演两个人:“现在的你”和“未来的你”。
“现在的你”看似比较好演,其实并不是,要带着知觉,否则就无法同时演出“未来的你”,那个你渴望成为的你。
能慢慢把她们演成同一个人,就是你演技成熟的过程。
讲你自己的故事
Corporate job之所以那么乏味是因为:它让人没有故事可讲。
人有讲故事的需求,而反复出入格子间、戴面具脸开会、颠来倒去把玩数据的工作,是没有叙事性的。人可以在无叙事的工作中长久伏案么?
亚当斯密很早就解释了选择成为“专家”的缘由: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本质上和为了更快地打孔、砌墙、锄地一样。与此同时,我们丧失了走完整个流程的机会,也丧失了讲故事的乐趣。
你本可以讲述这样一个故事:你的工作是造房子,为了做这件事,你必须先打好地基,再构建骨架是怎么安装水电的,你又是怎么砌砖刷墙的。然而到了今天,你没有故事可说,你只能说:你可以在一小时内一口气砌上312块砖,因为平均比所有其他人多了17块,所以你是砌砖部的senior。
为什么会有这个势头?因为大多数人都因为恐惧舍弃了他们的故事,到最后只能花钱去听别人的故事。
当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其实我只想拥有自己的故事”,这个势头就会变缓,直到完全逆转。
构建新身份
- 当你对未来有一个朦胧的愿景时,潜意识会指引你选择那个方向;
- 当你给自己建了一个又一个项目去实现这个愿景时,意识会想方设法让这些项目存活;
- 当你必须构建一个新的身份才能帮助这些项目走下去时,你会尽力揣摩怎么说话、怎么做事甚至用什么姿势走路才能更贴近这个新的身份。
没有所谓的弯路
一个想要主宰自己命运的女人,只有一个思路:缺什么补什么。
- 当我意识到不想一辈子做没兴趣的事时,就辞职去给独立电影制作团队打杂;
- 当我意识到要用钱时,就去大公司攒钱;
- 当我意识到得跟科技沾点边时,就跳槽去AI独角兽;
- 当我意识到再996下去人要废掉时,就出国留学;
- 当我意识到条件成熟时,就学着写博客、做视频;
过往的经历一个都没浪费:搞电影让我快速上手了剪辑,外企经验给了我一张欧洲的入场券,多次转型让我为他人提供咨询时总能直击痛点。
没有所谓的弯路。彼时看起来不合理的,最后都合情合理。你的内在小孩总会督促你走上那条为你量身定制的路。
11月
假设你现在30岁,工作到65岁,还有35年的时间。35年可了不得:
- 能让一棵橡树从小苗长成参天大树;
- 能建17座埃菲尔铁塔;
- 能见证2个秦王朝的崩溃...
这么长的时间,还不够你玩转随便哪一股子热情?
如果一件事真的是你想用一生去追求的,花多长时间达到那个境地,重要么?
尼采:what does not kill me, makes me stronger(那些杀不死你的,终将使你更强大)。
小丑:what does not kill me, makes me…stranger(那些杀不死你的,终将使你更奇怪)。
我:what does not kill me, makes me more authentic(那些杀不死你的,终将使你更本真)。
如果所有的挫败和伤痛,非但没能让你划破那层面具,反而更深地把面具嵌进脸里,那太遗憾了。
探索是发散的,人越松软越好;
执行是收紧的,人越坚硬越好。
智慧根本就不在大学里,大学里能提供的还不如Youtube。
如何用AI找到你这辈子的使命和热情
具体操作要利用到Ikigai的概念。Ikigai是这4个领域的交叉:
1.你热爱的事
2.你擅长的事
3.社会需要的事
4.能赚钱的事
交叉的部分就是你既热爱、又擅长、对社会又有贡献、还能赚钱的事。
把以上4个问题的答案分别写10个,喂给GPT4,让它给出Ikigai。
比如GPT给我的:“创建和分享融合艺术、科学和灵性的内容,同时利用您在神经科学、心理学、哲学、灵性方面的跨学科知识帮助他人实现个人成长”。几乎跟我Solopreneur的目标一模一样。
AI的时代是个体成为Solopreneur最好的时代,比如我训练的3个GPT:
- Jian's Money Making Machine: 一个商业小天才,帮我头脑风暴各种品牌策划、市场调研、商业计划书之类;
- Baby Camus: 一个中文小编辑,帮我改语法错误和错别字;
- Reincarnated Jung: 荣格转世,帮我做精神分析。
一个人确凿是一个队伍。
成为Solopreneur最大的难点是什么?是身份转变(identity shift)。如何把那朝九晚五的脑袋转换成一个企业家的脑袋,这才是最难的地方。其他那些执行层面的问题,都不值一提。
来柏林5年,慢慢把身边的能量场调成了同频:系列创业者,电子音乐人,舞踏艺术家,精神分析师,导演。日常不会再听到关于上班的怨言,大家聊天的底色是激情、梦想、创作和爱。
这很重要,因为深知他人的恐惧会诱发我的恐惧,他人的力量也会激起我的力量。
5年前的我,不过是另一个被出厂设置钉死在工位上的面孔模糊的人,跟现在的我,判若两人。
人总是高估了1年时间能成就些什么,却低估了5年时间能成就些什么。
经历的两面性
8年的医学训练给我带来的最大收获是:我成了一个特别长期主义的人,因为尝到了长期主义的甜头。哪怕开篇长时间都处于把板凳坐穿的局面,不要紧,一旦出鞘就是致命,别人进入不了的门槛,对我来说很轻松。耐心是可贵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能把一件有益的事重复一万遍,你几乎不用担心把问题交给这个人解决。
但它的缺点是:视野太窄。因为前景稳当可观,诱人在那一亩三分地里埋头苦耕,根本看不见世界有多辽阔。且很容易入了科学宗教,对理性极其偏执。
4年在外企工作最大的好处是:开始知道好东西是什么样的。那会儿是刚开始买奢侈品的年纪,虽然现在对这些东西早已祛魅,但是这个阶段很重要,让我明白了好东西是什么味道,什么品质,什么感觉,也就有了配得感。我一直说书写自己的故事才是第一性的,也与我从不缺钱有关,我深知一个好的故事会触发所有雪崩效应并带来好运。
这段经历最坏的地方是:破坏了我对知识的执着。医学部的工作近似销售,而在人情社会做销售颇毁三观,它破坏了我对知识的尊重。这就是工作只为赚钱留下的磨损,也让我现在坚持工作要有热情和使命感,没有什么比信念更重要,没有。
所以任何经历都是有两面性的。当下的任何困境,不管是失恋、失业、还是任何一种失败,换一种角度看都是被掩盖的祝福(blessing in disguise)。如果你开了上帝视角看自己的生活,扩散聚焦点,像一个drone一样拉长了看自己的时间线,会产生完全不一样的感悟。
12月
做陶艺的感悟
一:修杯的时候,第一次我没贴紧,杯子飞了,第二次我就会用劲固定,结果矫枉过正,杯子碎了。人生要经过多少次这样来来回回地破碎又重塑、才能最终掌握这个力度?当你的波动幅度逐步减小,就会越来越知道自己是谁,想要的是什么。
二:朋友有点惊讶,第一次捏陶的我居然给杯子刻了这么多的纹路,她说可以看出人的性格,大多数人就是求稳。我笑了,我说就是在看见杯子碎了以后,思路反而一下就打开了,既然破碎也可以修补,那为什么不干脆放开了去做。
三:已经破碎的杯子,补起来确实费劲,不如做个新的。
内在平衡
你的故事就是全人类的故事,但与此同时也根本没人在乎;
你做的点点滴滴都举足轻重,但与此同时它们也都无关紧要;
你拥有的一切都是你挣来的骄傲,但与此同时失去一切也丝毫不折损你的价值。
能接受这些看似矛盾实则平衡的极点,就会行动地更顺畅,而不是总在内耗。
心理学/心理治疗只不过是帮你把你头脑监狱里的家具重新换一种排列组合方式。
而灵性则是降维打击,直接将你无罪释放。
你有一个平台,常年借平台创作,通过任何形式的表达,你的存在得以沉积为精神化石,你解决问题的思路为他人提供了价值,你得以生存,在这个过程中你受到直觉驱动并开始体会到精进的微妙,越挖越深,越探越广,纵横交错。
这就是最好的活法。
洗脱出厂设置的过程be like:如果一样东西身边95%的人都说是好的/真实的/绝对正确的,几乎可以肯定并不是那么回事。
能量守恒
做一份自己厌恶的工作,能量看似是此消彼长的:公司获得了你的能量,你这儿只能感觉到被消耗;
做一份自己热爱的事业,能量看似是源源不绝的:你的能量不仅转换成了工作成果,反过来也赋予你正面的情绪价值,如果还能把这份能量传递给他人,更是双向赋能,他人被触动/产生转变/潜能被激发,会进一步唤醒你的内在动力。
其实这两种情况下,能量本身都并没有被消耗或创造,仅仅是从一种形式(时间、技能、情绪能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工作成果、情绪状态),差别在于这种转化是否伴随着对你有益的能量反馈,这两种情况下你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状态完全不同。
如果每天能冥想45min,持续3-6个月,生活会变到你不认识。
关于敏感
“你太敏感了,要改改”。这种话别听。
要是不敏感,你根本跳不脱糟糕的环境,不敏感的人当然能忍甚至还乐在其中;
要是不敏感,你根本挠不到客户背上的那块痒痒。敏感的人,客户的痒点都痒在你身上;
要是不敏感,你根本写不出一个字。改了敏感,你还能是你么?
关于比较
总和别人比较其实隐含了一个心理:你觉得你很重要。
当你接受了你其实并不那么重要,不过是这地球上80亿人口大军中的一员,某一秒钟来了,某一秒钟也是要走的,你就不会再和别人比。然后你就会允许自己按照自己的信仰/价值去生活。你会感到自在,以前内耗掉的“能量支出”得以转化成“能量收入”,用于专心创造你自己的现实。
你不和别人比,对别人一下就少了许多审判,容许自己做自己,也容许别人做他们自己,其他人在你身边一下就轻松了,摩擦也少了。
这两件事解决了,生活基本上就不会有太多的紧张感。
关于判断
在我身上发生的一个变化:我开始停止征求任何人的意见。
过去,在做重要的决定时,我总会询问所有人,父母、厉害的前辈、爱人、朋友,问他们的看法,基于他们对我的了解,对我的决策作出的评估。
现在,我不再寻求任何人的意见。哪怕我做了一个个人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决定,只要我的直觉对了,我就去做。如果结果正确,总结继续;如果结果错了,承担责任再总结继续。
如果你都不能相信自己的判断,谈何相信自己的价值。
返回阅读更多
Hey,我是Jian
我是一名Coach、创作者、Solopreneur,致力于为追求自我蜕变的女性提供服务。当遇到了挑战、渴望重塑信心并突破自我时,她们会来找我。
站在生活的十字路口,很多女性发现自己困于缺乏自信、迷茫和比较的重压下。我帮助她们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澄清方向并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在一对一的咨询项目中,我融合了神经科学、心理学、心身医学等跨学科理论,帮助咨询者澄清她们独特的人生方向,激发她们的内在潜能,以实现职业和个人生活中的自我超越。
我的背景——复旦大学神经内科,医生转行,从世界500强到欧洲医疗初创,德国MBA后在柏林工作并定居。INFJ,理智与情感并重,擅长用系统性思维构建精神与现实生活。因一篇《30岁后留学我用3年时间移居德国》获得10万+阅读,继而被大家熟识。
如果你正在寻求生命中的热情、渴望活出真我,或是单纯想要换个环境、找到工作移居欧洲,欢迎你和我预约,一起探索、成长、超越,开启属于你的人生新篇章。
S i m p l y J i a n 简
突破思维限制, 释放个人潜能。
关于个人蜕变、商业知识和效率技巧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