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很爱写作的人,却一直有种对写作的恐惧感。最近一段时间一口气写了好几篇,解决了很多心理上的淤堵,想趁机分析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
1.恐惧的原因
1)觉得自己没什么值得分享的
最近在读《纳瓦尔宝典》,在这类投资人看来,科学家处于金字塔顶尖。而我作为一个情感系人类,虽然接受的是科学的训练(医学、神经科学),却更青睐情感连接带来的力量。可以说,我是一个“故事至上“主义者,生命这段旅程,在我看来就是书写一个又一个的故事。
在上海时,我规律地阅读和观影,但除了约会蹦迪这类外在刺激,生活缺少灵感,心灵的成长也是停滞的。选择来柏林,是想创造仅属于自己的故事。当时我对柏林充满了向往,想象一个新环境给我带来的冲击,所有细微差别制造的感悟,我一定会有很多心得可以分享。
然而事实是,过去两年里,我丧失了表达欲,连120字的微博都很少发。身处一个全新的语境中,意识到认知的局限,脑海里常常并存两种完全相反的声音。每半年就观点清零到出厂设置,甚至更新换代地更快,稍不留神就把之前的结论全部推翻。搞不明白孰是孰非的情况下,总觉得没法理直气壮地书写。我切实地感受到,原来表达的背后是逻辑和价值观,而我还没有搭建好自己的体系。
与此同时,我也不屑于单单抒情了。卡波特在《Summer crossing》里写“大部分的生活都是如此乏味,我们换了另外一个牌子的香烟,订阅另外一种报纸,陷入爱情,又走出爱情”。生活再怎么折腾也就这几件事,我也不例外,有什么值得分享的呢?
2)完美主义
该死的完美主义不知道扼杀了多少人的创作热情,我也不能逃脱。总觉得自己还没准备好,还有一个观点值得推敲,还有一章书没看完,还有一个问题悬而未决。如果写出有缺陷的文章,岂不是终身污点。
3)恐惧三类读者
别人是害怕写出来没人看,我是害怕被一些特定的人看见。仔细想了一下,恐惧对象可能是这几类人:
第一类人:THE COOL KIDS
谁让我过去狂热地迷恋过摇滚乐,至今仍在被电子乐荼毒。在上海时朋友圈有好些cool kids,长着反骨的艺术家、设计师、纹身师。在他们眼里,我的故事不够cool。
第二类人:比我更牛逼的人
比如我的几任老板,还有各种业内大牛,对于我分享的经验,肯定也觉得是小儿科。这一点和我的背景相关,我那些医学院的师长们可都不是吃素的,认知、经验、方法论,他们都更有心得。
第三类人:我的前任们
要说能看得懂中文的前任们,那还真的是很多年前的事了,他们在认识我的时候,我还是个爱哭哭啼啼有点个性的小姑娘呢,现在转型做new age woman,真是不好意思。
再深入思考一下,其实每一类人都是一个象征:
第一类人,象征“比较”。这一点可以参考《认知篇》中说的“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可以是Cool kids,也可以是任何一个可能引起嫉妒心的人。我们太容易落入比较陷阱,有时候无意中刷到社交媒体上的一个账号,别人的生活似乎突出了我们缺少的一切,她们的艺术,她们的家,她们的爱人,她们那扁平的、似乎弯腰也不会露出一丝赘肉的非人类腹部,这一切似乎都比我们拥有的要好得多。瞬间我们就会觉得,除非我们也拥有和她们一摸一样的东西,否则不可能真正感到幸福。当我们把真空的那一部分去和别人的高光部分相比较时,不可避免地会放大自己的缺陷。
第二类人,象征“自我怀疑”。特别是在急剧成长的过程中,自我怀疑往往比起步时更加深重,英文中有一个对应的名词叫Imposter syndrom,冒牌货综合症,总觉得自己是假冒伪劣产品。
第三类人,象征“我的过去”。我想和过去决裂,成为一个稳步成长的人,但是那个怯弱没有主见的“过去的我”似乎总在暗处窥探现在的我。
2.我为什么要写
1)记录自己的成长
直到今年我又可以写了。并不是因为我框架搭好了,全都搞明白了,相反我有一种越来越强烈的直觉,很可能一辈子都活不太明白。但我发现,其实困惑和冲突的时候,更应该记录,并尝试通过写作梳理思路。在最艰难的蜕变期,我把情绪寄托在两个地方,瑜伽馆和我的日记。每次去练瑜伽之前,胸口都仿佛压了一块大石,而积郁就在每一式的拉扯中一点一点被化解开,最后在savasana中找回一丝平静。日记也是一样,文字的疗愈力量看似微小却绵绵不尽。
有时候和别人聊天提起某部电影,我说应该看过,打开豆瓣搜索,发现2015年标记了五星,但是一句评论都没有,很多读过的书也是一样。多么可惜!偶尔怀旧,去读自己2011年第一次去美国也是第一次出国的游记,文章里事无巨细地记载着中规中矩的游客路线,那种对世界的无限好奇,让我想穿越回过去狠狠搂住那个还没有见过世面的自己。现在我的所思所想,可能也会让十年后的自己感到相当有趣。
今年还有一个很大的改变:我开始全盘接纳自己。长相,身材,性格,事业,挫折,选择,所有一切的发生都是那么的合情合理。和老同学聊天,她是一个特别幽默的妇产科医生,总是工作得不开心。我说你应该转行,做妇产科段子手,她说不行,我不爱做前台。我说等你完全接纳自己了,你就可以做前台了。大方地向他人展示自己,不需要完美,只需要自洽。
我们都有自己的故事。最初的心碎,独特的信仰,成人的苦痛。那些让我们莫名其妙的快乐小事,那些让我们彻夜难眠的沉重想法,别人看得见的伤痕,别人看不见的伤痕。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有着如此细微的差别,它可以是最吸引人的故事。你的故事一定是美的,因为它仅属于你,无论它是关于挫败还是关于奇遇。
当我公开地与众人分享,我了解到我们并不孤独,我们的挣扎、思考和愿景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做你年轻时需要的那个人”,这也是我分享的初衷,总有人可以从我的分享中获得灵感。
2)用行动打破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其实来自对失败的恐惧,我们不做,就永远不会失败,这样不就可以一直完美下去了?多么美妙的借口!
用我老本行神经科学的知识来解释一件事:挫败是重塑大脑的唯一要素。具体论证可以参考神经生物学家Andrew Huberman的一期podcast《如何利用失败更快速地学习》,其中解释了成年人的大脑依然存在可塑性(neuroplasticiy),但仅在犯错的时候,这种可塑性才会被激发(他还分享了具体如何犯错的protocol,比如你想学习投篮技巧,与其集中犯错10000次,不如分散练习100次,每次犯错100次,因为一次性犯过多错误,大脑需要处理多种类型的错误,反而降低了学习效率)。
行动起来,“坐在键盘前,一个字接一个字的敲,直到完成,就是这么简单,也是那么困难”。
3)针对恐惧对象的解药
THE COOL KIDS (比较)
Cool kids可能也正在中年危机中 ,他们现在愁的不是怎么整出好音乐,而是怎么上社保。摇滚的青春过完了,剩下的时间也得琢磨赚钱养家。Cool可以是一个流动性的概念,而现在我对Cool的定义已经完全改变了。
比我更牛逼的人 (自我怀疑)
比我更牛逼的人,并没有精力和时间分享他们的心得,可能他们正在专注发paper、研究选哪一支股票、操心孩子做作业。比我牛逼的人千千万,但自我怀疑不意味着我很糟糕,它仅仅意味着一件事:我就是个正常的人类。
前任们 (我的过去)
一直以来都在寻找潜力股,结果发现自己是最大的潜力股。如果前任们一不小心看见我今天的样子,虽然和当时完全不同,但我一定是变得更加坚韧了,有什么不好么。
写在最后
"你创作的个人原因已经足以构成创作的理由,创造可撼动你心灵的一切"。
祝其他有创作恐惧的朋友们,创作愉快。
返回阅读更多
Hey,我是Jian
我是一名Coach、创作者、Solopreneur,致力于为追求自我蜕变的女性提供服务。当遇到了挑战、渴望重塑信心并突破自我时,她们会来找我。
站在生活的十字路口,很多女性发现自己困于缺乏自信、迷茫和比较的重压下。我帮助她们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澄清方向并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在一对一的咨询项目中,我融合了神经科学、心理学、心身医学等跨学科理论,帮助咨询者澄清她们独特的人生方向,激发她们的内在潜能,以实现职业和个人生活中的自我超越。
我的背景——复旦大学神经内科,医生转行,从世界500强到欧洲医疗初创,德国MBA后在柏林工作并定居。INFJ,理智与情感并重,擅长用系统性思维构建精神与现实生活。因一篇《30岁后留学我用3年时间移居德国》获得10万+阅读,继而被大家熟识。
如果你正在寻求生命中的热情、渴望活出真我,或是单纯想要换个环境、找到工作移居欧洲,欢迎你和我预约,一起探索、成长、超越,开启属于你的人生新篇章。
S i m p l y J i a n 简
突破思维限制, 释放个人潜能。
关于个人蜕变、商业知识和效率技巧的一切